猪肉有钩虫,高温都杀不死 具体情况是什么

2021-08-31 15:27:44

猪肉钩虫

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我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很容易被带跑方向。有时候真相也许并不是网上说的那样,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独立的理解。

  谣言:

  猪肉长钩虫,水煮不烂、油炸不熟、高温杀不死。

  辟谣:

  食品卫生问题关乎大众健康,网上有报道称“猪肉中出现了钩虫,这种寄生虫高温都杀不死,要尽量少吃猪肉”,并且配有令人作呕的“真实”图片,消息一经发出,迅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。对此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辟谣称:猪肉上寄生钩虫是不可能的!

  官方说法是用来安抚大众,还是的确如此?钩虫是什么,危害有多大?我们还能安心吃猪肉吗?

  网上流传的“猪肉钩虫”是什么?

  网上流传的“猪肉钩虫”照片确实是真实拍摄,但照片里白色的带状物、表皮上凸出的白色圆头,并不是谣传的“钩虫”。首先,虫的身体是软软的,如果用手去拉会变成两半,而假“钩虫”用手拉会变长,松手后会回缩。用刀顺着假“钩虫”表面划开猪肉,会发现它只是肌肉的肌腱结构。所以,网上疯传的“猪肉钩虫”图片,只是猪肉的正常组织而已。

  钩虫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

 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,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,人群感染较为普遍。据估计,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。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,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。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,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,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,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。

  寄生人体的钩虫,主要是十二指肠钩虫。其口囊呈扁卵圆形,其腹侧缘有钩齿2对,外齿一般较内齿略大,背侧中央有一半圆形深凹,两侧微呈突起。成虫体长约1厘米左右,半透明,肉红色,死后呈灰白色。

  钩虫可以寄生于猫、狗等动物身上,但主要的传染源是钩虫病患者。钩虫病患者的粪便排入土壤后,如果未经特殊处理,虫卵会在阴暗潮湿的泥土中变为丝状蚴,通过皮肤或经口的感染方式寄生人体。温带地区,十二指肠钩虫最多见。被吞食而未被胃酸杀死的感染期蚴,有可能直接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。如婴儿感染钩虫则主要是因为使用了被钩蚴污染的尿布。【1】

  猪肉中不可能有钩虫寄生

  钩虫病影响的范围如此之大,在猪肉中会寄生钩虫吗?

  猪肉中不可能有钩虫寄生。其实寄生在猪肉中的寄生虫主要有两种:囊虫和旋毛虫。囊虫肉眼可见,只有黄豆那么大,是一个个囊泡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米猪肉”,而旋毛虫肉眼根本无法看见。

  20191220161845_560e39.jpg

  常见寄生虫示意图,图源:图虫创意(Bob汉化)

  在我国,猪肉中最常见且可以感染人类的寄生虫,名字叫猪带绦虫(囊虫成虫后的一般叫法)。虽然猪带绦虫也是白色带状,但长度可达2~4米。人们常说的,吃“米粒猪肉”会长寄生虫,“米粒”就是囊尾蚴(即猪肉绦虫的幼虫)。人若误食此种猪肉(米猪肉、痘猪肉)会受感染,最终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,患猪肉绦虫病。最为严重的是,感染绦虫后,虫卵在人体内发育为囊尾蚴,可寄生于脑、皮肤、肌肉或其它组织器官内,引起猪囊虫病。尤以脑囊虫病最为严重,可表现为癫痫、颅内压增高等。因此,我们要提防的,并不是谣言里的猪肉“钩虫”,而是“米猪肉”里的绦虫。

  寄生虫真的怎么都杀不死吗?

  网上疯传的“猪肉钩虫”,之所以水煮不烂、油炸不熟、高温杀不死,是因为它们其实是致密的结缔组织。真正的寄生虫非常怕高温,80℃以上就会一命呜呼。所以,沸水中煮5~10分钟或炒制15分钟左右都可以杀死寄生虫。同样,微波也可以达到高热杀虫的作用。只要烹饪温度高,虫子跑不了,最后都会死翘翘。【2】

  如何放心吃猪肉?

  虽然“猪肉钩虫”是假的,但毕竟猪肉身上可以寄生猪带绦虫、旋毛虫等20多种寄生虫,它们也很可怕。因此为了保证安全卫生,放心吃猪肉,要牢记以下四点:

  1、不贪便宜、购买正规资质的猪肉。购买猪肉时要选择经过正规检疫程序检验的,不要在无资质、无合格证的小摊贩购买猪肉。近些年来很多人喜欢去农村,到养猪的人家里,购买现杀猪的肉。但是这种猪肉是否有寄生虫是无法确定的。猪肉是否经过食品安全检验检疫,还要消费者擦亮眼睛,做出判断。确定商家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,才可以放心选购。

  2、厨房生熟分开。在家里做饭时,要注意生熟分开。处理生肉时,最好要准备一套专门的砧板和菜刀,不拿它们处理果蔬和熟食。条件不允许的话,切生肉的刀具和菜板要刷洗干净,再用开水烫后,才可以切其它食材。

  3、肉类精加工。即使购买的是合格猪肉,也最好不要生食。红肉可能比白肉口感更好,但是食用后患寄生虫病风险会大大增高。【3】

  4、在外吃饭要留心。有一些餐馆的后厨,卫生条件没有保障,或者为了节约成本,选择劣质猪肉。这些都有可能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影响。建议大家不要在卫生不达标的地方吃饭,自己勤动手,不仅丰衣足食,还能保证健康。

  参考文献:

  【1】张东行、吴方伟,《中国热带医学》,2019年,19卷2期,第188—191页

  【2】《开卷有益(求医问药)》,2018年9期,第44页

  【3】张科、杜鹃等,《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》,2018年,25卷3期,第127—132页

  辟谣专家:陈书蕊【中】,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博士

  复核专家:陆修远【中】,日本大阪大学微生物所研究员

(内容整理自“科普中国”、“科学辟谣平台”)

如果看完本文后你心里的疑问解开了,欢迎大家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,让更多人避雷谣言,让真相被更多人知道。

  • 标签: